【www.soft-sourcing.cn--演講稿范文】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 第一文檔網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黃文秀同志”演講稿,供大家參考選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人公,叫黃文秀。2019年6月17日凌晨,在廣西偏遠鄉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黃文秀,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年僅30歲呀!正值青春靚麗,正值花樣年華,卻倒在了精準扶貧奔小康的道路上。
一時間,黃文秀這個娟秀的名字在人們淚眼婆娑間流轉,在人們發抖的嘴唇間傳送。這個俊秀愛笑的姑娘,這位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畢業的高材生,完全可以在城市里享受人生最美的青春,最美的時光,卻為了偏遠鄉鎮的人民群眾過上小康生活,永遠倒在了扶貧攻堅的路上,倒在了民族復興的戰場上。
黃文秀的犧牲,令我們感動,令我們動情,令我們熱淚泉涌?她一心為民,一心為公,傾力扶貧,把扶貧路當“長征路”,全村103戶貧困戶大部分脫貧。她言傳身教,黨員示范作用處處顯現;她勤儉節約,把群眾的家當做自己的家;舍身忘我,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她在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一年間,她的車就跑出了一個兩萬五千里的長征里程。
今天,提起黃文秀我淚眼朦朧,那是因為在黃文秀精神的照耀下,我在下鄉扶貧的進程中,有過同樣的戰勝困難的艱苦歷程。有一天,我和另外一位小姑娘從縣城返回村子,我們的車在崎嶇盤旋的山路上前行,一面是山坡,一面就是山谷,一路走來提心吊膽,那情景簡直就像拍電影。忽然,我們聽到車后一聲巨大的聲音,轉身一看,發現后面跟著的一輛大卡車兩個輪子陷入了剛剛塌方的溝里,車子嚴重傾斜,一陣小風都可能把它刮下懸崖,何其危險,我們驚出一身冷汗,假如我們的小車慢一步,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我參加扶貧的小山村,雖然交通不便,食宿困難,但是山清水秀,空氣新鮮??墒?,第一天晚上,在極其簡陋的浴室洗澡的時候,老是感覺怪怪的,仔細往墻上一看,墻上趴著一只黑壓壓的癩蛤蟆,眼睛瞪得老圓老圓的。再往周圍的墻壁仔細看,墻上有幾只大大的飛蛾,黑黑的,嚇得我突然長出一身的雞皮疙瘩。
今天,想起這些事,和黃文秀相比,我真的是幸運的,更是慚愧的。我受到這么點打擊,就想退縮,就想徘徊,就想逃離,與我心中的榜樣隔著天大的距離。為了讓百坭村早日脫貧,黃文秀舍小家為大家,家人患重病住院動手術,她沒能時時在身邊照顧,村里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堅毅的身影。她沒能把自己的家人照顧好,卻把村里的貧困群眾照顧的非常周到。為了保護村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早點回村部署抗洪,黃文秀顧不得和自己身患重病的父親過好父親節,連夜趕回百坭村,卻在途經凌云縣時遭遇山洪。
黃文秀只是千千萬萬個扶貧干部中的普通一員,他們已經成為青春的我奮力前行的明燈。今天,我在行政主管的位置上工作,與千千萬萬在扶貧一線奮斗犧牲的黃文秀們相比,我是幸福的,我必須拿出百倍的努力,百倍的精神,百倍的奉獻,才能對得起像黃文秀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流血犧牲的榜樣們。
黃文秀同志永垂不朽!
當前正值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涌現出了我縣新化鎮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進典型,她的先進事跡和她所彰顯出的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品質感染著我,令我靈魂深受觸動,肅然起敬。
初心就是情懷,詮釋著對黨的忠誠。黃文秀同志是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畢業后毅然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環境回到家鄉工作,并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立志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正是這份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這份為人民服務的情懷,讓她從內心真正熱愛這份工作,主動作為。黃文秀同志的這種忠誠于黨、真心為民的政治品格非常值得我學習。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要始終牢記為民謀福祉就是我們的初心,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做到信念過硬,帶著深厚感情到群眾最需要的的地方去,到艱苦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
使命就是擔當,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黃文秀同志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始終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正如她在扶貧心得中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心中的長征”。黃文秀同志這種嚴謹務實的作風、忠于人民的情懷、只爭朝夕的敬業和吉林大學黃大年教授對地球勘探事業的執著何其相似?他們都是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生動體現,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作為縣紀委書記,作為廣大紀檢監察干部中的一員,更沒有理由松懈,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主動擔當履行職責,帶領全體紀檢監察干部以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堅韌,以更加嚴格的標準,用正風肅紀的實際成效作為交給人民群眾的最好答卷,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榜樣就是力量,打造過硬紀檢隊伍。黃文秀同志駐村一年多時間,從新手蛻變為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能手,帶領群眾脫貧奔康;她舍小家顧大家,在父親做手術住院期間,始終心系群眾,獲得了群眾高度贊譽,她是我們新時代的楷模,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前行。我們在黃文秀同志身上看到了初心、感受到了使命、更找到了差距。作為紀檢監察機關,為全縣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是我們的天職使命。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更要以“五個過硬”的要求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鍛造一支讓黨放心、人民滿意信賴紀檢監察鐵軍,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
她北師大碩士畢業,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群眾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臥床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群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璀璨的青春歲月,如流星般劃過,閃亮夜空。壯鄉內外、網上網下,無數人深情緬懷,有無盡的哀思,更有對這位年輕共產黨員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深深敬仰。
脫貧攻堅:“我心中的長征”
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全村472戶中有195戶貧困戶,11個自然屯很分散,最遠的屯距村部13公里,好幾個屯都在10公里以上。初到村里,黃文秀碰了“釘子”。
“我們這里窮了那么多年,真的能脫貧嗎?”“你一個女娃,能行嗎?”一些村民議論紛紛。黃文秀一開口就是普通話,敲貧困戶的家門時甚至會吃“閉門羹”。好不容易進去了,打開筆記本,群眾卻不愿多說。
脫貧攻堅時不我待,必須盡快打開工作局面,黃文秀急得哭鼻子,晚上回到宿舍整夜睡不著。
要取得群眾的信任,就要從內心把群眾當親人,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黃文秀請教有駐村經驗的同事和村里的老支書,悟出了道理。很快她改變了工作方法,到貧困戶家不再拿著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脫下外套幫助掃院子干農活;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里,幫他們摘砂糖橘、種油茶,一邊干活一邊嘮家常;她不說普通話了,學著說方言……
貧困戶黃邦旋想申請低保,因不符合納入低保的條件,未能如愿,就不給黃文秀開門。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上門,黃文秀打起了“親情牌”:“我也姓黃,我叫你哥吧。哥這么聰明、勤快,一定能奔小康。”
黃文秀耐心地做黃邦旋的思想工作:國家扶貧政策多得很,何必就盯著低保政策?靠低保只能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要脫貧還得加油干,不等不靠自己干出來才光榮。講通了道理,黃邦旋臉上有了笑容。黃文秀幫助他爭取到7000元產業獎補資金種水果,老黃一家順利脫貧。后來,他們一直以兄妹相稱。
53歲的貧困戶韋乃情面對記者,淚水在眼里打轉。老韋清楚地記得,黃文秀往他家里跑了12次,細心了解實際困難,分析貧困原因,商量對策,幫他申請扶貧貼息貸款種植了20畝油茶樹,2018年順利實現脫貧。 “她一心一意幫我,像我女兒一樣!”
黃文秀周末經常不回家,走訪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戶,還繪制了村里的“貧困戶分布圖”,每一戶的住址、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都一一標注在筆記本中。
群眾從開始接納黃文秀,到打心眼里喜歡她,敬重她。一些人開玩笑說:“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
山路太遠,黃文秀還不時要去鎮里、縣城開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將私家車開到村里當工作車用。今年3月26日駐村滿一年,汽車儀盤表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當天她發了一個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
黃文秀曾對朋友說:“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文檔為doc格式